所谓“苗疆”,是指以苗族为主的聚居地区。但所谓“苗”并不仅是苗族,还有其他少数民族。除了苗族之外还包括今天的侗族、布依族和水族。正如《清史稿·土司传一》所云:“君长不相统属之谓苗,各长其部割据一方之谓蛮。”清朝统治者的“开辟”“苗疆”,又主要是用武力去“开辟”所谓“生苗地区”。自明代以来,各种史籍常常把贵州的苗族,也包括其他少数民族,划分成所谓“生苗”或“熟苗”。如郭子章《黔记》(卷五十九)云:“苗人,占三苗之裔……其人有名无姓,有族属无君长。近省界(即经制府、州、县界)为熟苗,输租服役,稍同良家,则官司籍其户口,息耗登于天府。不与是籍者谓生苗。生苗多而熟苗寡。”清初陆次云《峒溪纤志》云:“近为熟苗,远为生苗。熟苗劳同牛马,不胜徭役之苦。”
清方亨咸《苗俗记闻》云:“自沅州以西即多苗民,至滇黔更繁,种类甚多。……但有生熟之异。生者匿深箐不敢出,无从见;熟者服力役纳田租,与汉人等,往往见之。”龚柴《苗民考》云:“其已归王化者,谓之熟苗,与内地汉人大同小异;生苗则僻处山洞,据险为寨,言语不通,风俗迥异。”封建统治者往往依据所谓“生苗”、“熟苗”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策略采取不同的手段,以分化瓦解“苗民”,达到维护其直接统治的目的。所以与土司地区的改土归流不同,清朝统治者对“生苗”地区的“开辟”,自始至终采取了以武力“进剿”为主,“先剿后抚”的方针。“生苗”地区的“开辟”过程,实际是一个流血暴力的过程。
苗语分布图,绿色和*色为两大苗区清初贵州“苗疆”地区,经过元、明之际的沿革兴废,封建官府和土司武力所不及的“苗疆”,即所谓“生苗”之地,在贵州境内的主要有:
武陵山区苗疆
一是湘、黔、川三省交界的“红苗”区。这是唐、宋以后逐步形成的一块较大的相对稳定的苗族聚居区。这一地区的“红苗”,因以腊尔山脉为中心,故又称“腊尔山苗”。因明初置镇溪千户所和筚子坪长官司,复称“镇竿红苗”。处于“上六里”和贵州铜仁府境内的,又常被称为“上六里苗”和“铜仁苗”。据《明实录。神宗实录》卷五三六载:当时“红苗”分布相当广,人数众多,“红苗者环铜仁、石阡、思州、思南四府,东连楚,西接蜀,周匝二千余里有余,种类殆得十万”。当然,所有“红苗”,并不都是“生苗”。由于封建王朝的不断征讨,被纳入版图,变成“熟苗”的为数不少。至明末清初,湘、黔、川三省“红苗”中,仍被视为“生苗”,弃之“化外”的,只是聚居于以腊尔山为中心的方圆数百里地方(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和湘西自治州凤凰、花垣、吉首等县市及邻近地区)。据史料载,清康熙年间,凤凰设厅编户口时,苗民为三万一千余口。若以今天凤凰、花垣、吉首、松桃四县(市)计,明末清初湘黔边腊尔山地区的“生苗”,大概在十五万人左右。
生苗与熟苗的隔离墙——苗疆长城雷公山区苗疆
二是今贵州的黔东南地区,宋、元以后以雷公山脉为中心,逐渐形成的另一个以苗族为主的民族聚居区。这一地区的苗族主要属“黑苗”。所谓“黑苗”,在各地又有不同的称呼,如“九股苗”、“黑山苗”、“黑脚苗”、“紫姜苗”、“天苗”等等。李宗肪《黔记》载:“黑苗,在都匀、八寨、丹江、镇远、黎平、清江、古州等处,族类甚繁,习俗各殊,衣皆尚黑。”其中,属于“生苗”部分的具体地域范围和人口数,史志亦有记载。如魏源《圣武记·雍正西南夷改流记》指出:“镇远清水江者,沅水上游也,下通湖广,上达黔粤,而生苗据其上,日九股河,日大、小丹江,沿岸数百里皆其巢穴。”林溥《古州杂记》云:“古州为百蛮地,自古不通声教。雍正七年,张经略广泗守黎平,以金币贿生苗,假道入省,因密记其道里山川险阻形势,陈诸大帅,购募通事,略定其地,遂人版图。幅员一千余里,东西二百十里,南北三酉六十里许,计苗民四百五十四寨,计户二万七千有奇”。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根据上述记载,黔东南这块“黑苗”的“生苗”区,大致是东起黎平界,西至都匀,北达施秉、镇远界,南抵古州(榕江),处于清水江和都柳江之问以雷公山为中心的南北较宽,东西稍窄的长方形地带,包括台拱(今台江)、清江(剑河)、凯里、丹江(雷山)、八寨(丹寨)、古州(榕江)等地方。其人口数,虽经明清之际的一再“征讨”,至归流前尚应在二十万人以上。
麻山地区苗疆
三是除上述湘黔边和黔东南两大块“生苗”区外,还有一些“生苗”分布在其他地区。如魏源《圣武记·雍正西南夷改流记)载:“广顺、定番、镇宁‘生苗’六百八十寨,镇宁、永宁、永丰、安顺‘生苗’千三百九十八寨,地方千余里,直抵粤界。”
其地界当在今都匀以西,贵阳、安顺以南的长顺、广顺、镇宁、关岭、惠水、贞丰、紫云、望谟、罗甸等县境内。其中,特别是紫云、望谟、惠水、罗甸交界处的大小麻山,是一块较大的“生苗”地区。在今天,如果按照会说本民族语言的“生苗”来算,湘西苗区人口在90万左右,黔东南苗区有万人,而麻山苗区人口在30万左右。其余的苗族聚居地如龙里、贵阳、惠水交界的苗区人口在20万以下。其余地区的苗族大多分散,无法形成有效的聚居区。但是在东南亚的老挝,越南、中国交界地区苗族人口也在一百万左右,是国外最大的苗族聚居区。他们走出国门不过百余年历史,与中国云南苗族同宗同源,语言文化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