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一瓶“冠军水”跨越千里,跟随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柳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韦震玲来到了会场,一同讲述柳州保护水生态的故事。
韦震玲委员展示“冠军水”。受访者供图
生态“密码”:从“酸雨之都”到“清渠如许”的治理决心
这瓶水来自柳江河,是大自然的馈赠。
“在出发之前,我跟随当地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到柳江河调研。在监测的断面上,我取了一瓶水。当时我还有些担心,经过从南到北的地理跨度和十多天的闭环管理,这瓶水会不会变色、变浑浊。但是请大家看,现在它还是如此清澈、透亮。”
在会议中,韦震玲委员向在座的全国政协委员们展示了这瓶天然水的优秀之处:“柳江河水,是‘冠军水’。”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柳州在全国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是继年取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后,再次“蝉联冠军”。
韦震玲委员(左一)取到一瓶清澈的柳江水。受访者供图
柳州是广西工业重镇,冶金、汽车、机械制造等等重工企业林立,曾经以酸雨闻名,水污染程度严重。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如今把地表水质量保护工作做到了全国第一。
韦震玲委员深感自豪:“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柳州市坚决贯彻‘两山论’,紧紧围绕‘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思想,痛下决心大力开展环境治理,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取得的成就。”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仅为实现水污染防治目标,柳州市投入资金达38.31亿元,完成整治各类“散乱污”企业家,关停影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企业65家,依法拆除非法网箱养殖个,整治了个影响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四乱”问题。
从“吊车尾”一跃变为“领头雁”,柳州水生态环境质量蝶变的背后,还有检察机关履职尽责的身影。据悉,年以来,柳州市检察院共办理涉河流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件,发出检察建议69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94件。检察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坚持靠前指挥、统筹协调,带头办理有重大影响的公益诉讼案件。
韦震玲委员介绍,年9月柳州建立了“河长+检察长”的工作协作机制,“这推动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全力投入水生态资源保护的工作体系之中”。
目前,在柳州市检察院的指导下,当地基层院与辖区内河长办签订协作机制,已实现“河长+检察长”机制两级全覆盖,达成行政执法和检察办案信息共享,畅通涉河线流域索移送渠道。
据统计,柳州检察机关与水利部门开展联合巡河工作30余次,对辖区内重点江河段进行巡查,重点查看河流周边是否存在污染源、非法采砂、违法占用河道等影响水体的情况,共督促治理被污染河道18公里,增殖放流鱼苗35万余尾,为柳州实现从“酸雨之都”到“清渠如许”的华丽嬗变,作出了检察贡献。
长治久清:建议大力推动全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如果大家有机会到柳州可以去看看,柳江河整治得非常漂亮。”韦震玲委员说道。
据了解,为促进柳江河“长治久清”,柳州市检察院积极打破地域壁垒,探索跨区域公益保护,已经牵头推动河池市、贵州黔南州、黔东南州三地检察院就接壤地界的柳江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开展协作,共同签署《关于柳江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协作意见》,破解大江大河保护“上下不同心、两岸不同行”等难题,为打好碧水保卫战、护好水生态提供长远支撑。
韦震玲委员(右一)到柳江河面做水质监测。受访者供图
在履行检察职能,积极参与治水过程中,韦震玲委员了解到,虽然近年来国家积极倡导推动建立跨区域、跨省际水质生态补偿机制,也出台了一些具体意见,但欠发达地区受制于有限的财税收入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无法依靠协商推动形成有效机制,造成虽共饮一江水,但上下游的投入和收益并不对等的状况。
她表示:“作为一名从事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检察官,水资源生态保护问题与我的工作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牢固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我的责任担当。”
为此,韦震玲委员带来了一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大力推动全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提案,建议全国人大将生态保护补偿法的制定工作纳入下一个五年立法规划,推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法治建设,为全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及其他生态补偿提供法律依据和法治保障。
韦震玲委员介绍,目前,我国地表河流大约有10万多条,主要河流的上游几乎都集中在民族地区,各大水系途经流域主要的产水地区,也大多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产水量大,水消耗量小,丰富充足的水资源供给为下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她认为:“生态补偿机制的缺位,导致少数民族和欠发达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内生动力无法得到有效激发,影响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在民族地区与先进发达地区之间的构建。”
在提案中,韦震玲委员建议国家建立全流域水生态差别化补偿机制,以奖代补,加大对民族地区水污染防治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一定的财税补偿机制,加征水系受益地区水生态环境治理税收,用于对国家重点水生态保护区转移支付的补偿支持;建立生态补偿科学和政策研究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保障。
在建立水系全流域协作发展机制方面,她建议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通过水权交易补偿、水系质量指标购买补偿、产业转移倾斜、对口协作、产业合作、人才培训、共建园区和由中央制定区域性一体化协作发展战略规划等方式,建立跨区域、跨省区之间良性的横向生态保护协作补偿关系。
同时,建立水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协作机制,由国家制定规划重点水系保护治理项目和工程,推动水系受益地区与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跨省、区、市协作实施治理和保护工程,切实保护全流域生态屏障。
韦震玲委员表示,当前,加快健全流域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方位优化配置水资源,有效推动实施跨区域、跨省际横向水生态补偿,是维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潜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必然要求。(覃心杨春艳肜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