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贵州水文筚路蓝缕七十年崭新时代舒画卷天
TUhjnbcbe - 2024/2/19 17:21:00
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map/

只要身体允许,85岁的原黔南州水文勘测队队长熊道讱就会来到黔南州水文水资源局办公大楼转一转,看着年轻的工作人员点开电脑系统,全州河流实时水文信息便清晰可见,20分钟内所有信息即可传到水利部系统。宽敞明亮的办公室,现代化的办公设备,配置齐全的健身设施……让老人惊喜水文的大变化。

特殊的地形、地貌,加上气候多样性,造就贵州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尤其是洪涝、干旱等灾害发生频率高。

“过去水文不管是办公环境,还是办公设备,或是人员业务能力,都与承担的责任不匹配,但现在完全大变样了。”出生于战争年代的熊道讱老人少年时期饱经战乱,年,老人在重庆老家报考了原西南**委员会水利部水文培训班,于年分配到贵州参与水文工作至退休,亲眼见证了新中国建立70年来贵州水文的真切变化,不禁感叹:“这是贵州水文翻天覆地的70年!”

70年来,水文作为防汛抗旱的“尖兵”“耳目”“参谋”和涉水工程建设服务者,从步态蹒跚,到稳固提升,再到新时代阔步发展,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积极致力于推动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行业水文向社会水文转型发展,主动融入我省三大战略行动,切实履行水资源管理“前哨”、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石”的神圣职责。

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下称省水文局)局长高永春说,“水文是一个行业,但又不仅仅只是行业的水文。只要涉水,任何事情和人都与水文有关。水文业务,过去更多的是满足自身的基础资料,为防汛抗旱减灾服务,为水利工程服务,提供决策依据。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延伸到了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管理等提供服务。”

贵州水文已实现对全省的大江大河24小时监测。图为乌江余庆段。潘开礼摄

定机构强队伍

水文工作既是一项传统的专业性工作,又是一项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工作,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

从古至今,只要有人类活动、有水资源存在,就有水利,要想开展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水文监测资料必不可少。贵州最早的专门水文机构可以追溯到年,在思南县城成立的乌江水文总站,管辖着乌江流域的数个水文(位)站,到年,全省共建成17处水文站、33处水位站。但是这些水文测站仅用于短期观测,没能形成有效的水文资料体系,贵州水文工作仍然处于空白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我省迅速组建新的水文机构,全面加快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文监测、预报等基础性工作,贵州水文事业开启新篇章。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水文管理机构经历多次撤并和整改,开始属中央管、省管,最后一度下放到地方管,存在明显的弊端。

“一会儿这家管,一会儿那家管,管理混乱,水文投入也少,办公设备和环境都是极差的,当时的黔南水文站是水利部一等水文站,办公用房是一个废弃的仓库,离城区有十几公里,周边荒无人烟,站内四个人,都是小学文化水平。”熊道讱老人说。

“贵州水文长期以来的管理体制机制不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文监测工作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高永春说。

水文工作站点多、线长、面广,大都在信息闭寨、交通不便的地方,职工长期生活在深山老林,与河水为伴,相对封闭的环境,造成外界对水文工作知之甚少。加上过去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水文投资渠道不畅,水文基础设施设备老化陈旧,破烂不堪,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一问水文站的。成为当时人们对水文人的一句笑谈。”

“别说基层水文站,连原省水文总站条件也非常差。年,我从部队转业到总站工作,当时的办公楼有三层,一楼居住着老职工和搬迁户,二楼三楼办公,楼下炒菜,楼上闻味。”省水文局原*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亮晶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水文人才队伍极不稳定,各类人才流失严重。而水文行业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管理体制机制不顺,造成水文系统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存在人员不专业和文化程度不高的现象。

为了改变职工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偏低的状况,原省水文总站同省内外高校合作,定向培养多名水文水资源专业本科生和派送培养了近名中专生。还鼓励职工以函授、电大学习等多种形式提升学历层次。

年,省水文局明确为副厅级事业单位,所属各市、州、地水文水资源局明确为正处级事业单位。年,省水文局被列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年,省水文局和9个市(州)水文水资源局共同划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至此,贵州省水文系统管理体制机制开始理顺。

截至目前,省水文局下设9个正处级市(州)水文水资源局,还内设了14个正处级职能处室,全省范围内设置的水文监测站点达到处,监测要素涵盖了降雨蒸发,河流的水位、流量、水质、水温、泥沙,以及土壤墒情等。

人才队伍同步稳健壮大。当前,全省水文系统职工近人,涵盖博士、硕士、本科等不同层次的学历,43人次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各级表彰。水文人才队伍进入了一个数量素质并举的健康良性稳步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前测船(左)、现代水文站测船(中)、现代化水文站在线雷达探头测流(右)。

壮基础增设备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发育的碳酸岩出露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由于喀斯特普遍发育的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因而对水旱灾害的响应特别敏感。“水多”或“水少”都会易涝易旱,造成贵州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数据显示,年以后至今,我省发生局地性洪涝灾害平均每年达11.7次。防汛减灾,水文信息是决策的基本依据。水文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办公设备简陋的年代,一代代水文人用自己的方式在坚持。

与水旱灾害作斗争,水文情报与预警预报是水文服务于防汛调度决策的主要依据,是防汛减灾的主要非工程措施之一,也是水文工作服务于社会的重要窗口。新中国成立前,贵州没有开展过水文情报与预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水文情报预报工作才逐步加强。

黔东南州位于沅江水系和柳江水系,境内河流密布,分布着大小河流余条。黔东南州水文水资源局原总工程师何树杰是水文职工子女,他的童年记忆中,越是大的洪水,水文人越是往河边,往测船上跑。

“测船是木船,在河两岸安装一条缆绳,人站在船上,拉着缆绳到河中央,然后将笨重的铅鱼放入水中测流速和流量,一天要测数次,非常危险。报汛全靠手摇电话,如遇停电,就走路去镇里报送水情信息。”何树杰说,测量方式落后,经常发生船翻人伤事件。简陋的办公设备和落后的工作方式必然伴随着危险。数十年来,贵州水文人不忘初心,以昂扬的斗志和强烈的责任感,始终坚守在一线,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涌现出了张先梅、吴光大、吴武生、刘春成、杨治富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更有14名同志为抢测洪水流量和挽救国家财产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走进岑巩县水文站,工作人员对着先进的现代化水文监测设备轻点几下,所测的各类水文监测数据,立马在电脑上显现出来。

“以前是人工测算,危险系数高,测出来的数据也可能存在误差,现在监测设备都改成了自动遥测。岑巩水文站负责监测的多平方公里龙江河流域内,设置了很多遥测雨量站,联通了网络,会自动向接收系统和各级防汛部门传送信息。”站上职工说,在电脑上就可以看见所有水文信息,输入数据,就可自动生成图表,计算流量流速,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保证了水情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70年来,各级水文人的衣食住行、工作环境、设施设备逐步得到改善。王亮晶介绍,过去出差到基层水文站,都要从县城走路去,去铜仁和毕节,当天到不了,要休息一晚,现在有了高速路、国省干线、通村硬化路,出行方式变成了汽车,低矮的水文站房也被宽敞明亮的小楼房替代。

办公电脑实现从无到有,从一站一台到人手一台,有线网络、无线wifi、智能手机全覆盖,不出办公室便能看见河道图片和视频,实时接收河流水文数据。水文资料整编电脑程序化,水雨情报报汛服务按设置自动接收、分发、转报,信息化已深入到测验、报汛、整编、计算各个环节。

防汛会商现场

贵州夜雨多,山洪暴发频率高、速度快,中小河流的预警预报一直是难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水文站网的建设逐渐从江河干流向支流,再向中小河流延伸。年,我省开始实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项目,建设了超过个中小河流水文(位)站和雨量站,编制了条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方案,弥补了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短板。

省水文局站网建设处处长龙朝晖说,目前,全省各类水文监测站点已达处,但人员没有增加,现有测验方式与快速增长的水文站点不相适应,贵州水文系统按照“巡测为主,驻测为辅,应急监测补充”的思路,除基本水文站留人值守外,其他水文站不再安排助手人员,实现自动监测和传输,新建了10个巡测基地和8个水文信息接收中心,改建了63个基层水文站,在全国率先全面开展水文巡测工作。

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投入,加快了水文信息化的进程。据数据显示,省水文局仅在年完成并发布《水情简报(旬报)》15期、《水情快报》期、《水情日报》期,实时洪水预报16期,中、短期水情信息预测32期,全省水情向省内外各级*府、防汛部门发送雨、水情信息约1.5亿条。省水文局已实现在洪水来临前2至5小时发布洪水预测预警预报。

同时,省水文局还先后开展了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贵州部分)的一二期建设,以及全省县级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等工作,墒情预测能够提前1到3个月完成,为各级*府单位提前做好抗旱防旱各项措施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我省防旱抗旱能力明显提升。

现代化的威宁水文中心站

扩领域优服务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出现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恶化等问题,为顺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省水文局积极践行大水文发展理念,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指导下,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积极拓展服务空间,优化提升服务质量,为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河湖健康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水文专业技术服务。

水环境监测是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水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水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更加突出,尤其是贵州省水资源管理中心、贵州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两大机构相继成立,直接承担着国家对贵州的水资源考核数据核查工作,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我省的水环境监测站点建设始于年,当时仅在遵义湘江水文站设置两个水质监测断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到年地底,全省水质监测站点达到了处。还突破只在流域水系和大江大河建设水文测站的传统模式,开展建成了全省市州行*边界全面覆盖的水文监测站网体系。全省流域面积平方公里以上、跨行*区域边界河流的水文监测站达71个,实现了行*区域跨界河流水质、水量的实时动态监测。并获得了年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国家专项支持跨界河流水文监测站点建设的省份。

“目前,全省监测的河流达到条,监测河长超过1.5万公里。”省水文局水环境监测处处长骆兰说,省内的个国家级水功能区、个省级水功能区、99个县级以上的供水水源地都覆盖了水质监测。

现代化的水质检验实验室

从年开始,省水文局还参与了我省的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水界监测工作,已开展红枫湖流域、清水江流域、乌江流域、赤水河流域的生态补偿的水界监测工作。

为了更好地服务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我省分别开展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一期和二期建设,整合完善全省取用水户在线监测体系,建成水功能区监控体系和水资源管理系统,初步形成了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近期目标相适应的水资源在线监控能力,增强了支撑水资源定量管理和“三条红线”监督考核能力。

每年,省水文局负责编写发布的《水情通报》《贵州水资源公报》《贵州水资源质量通报》《水文年鉴》《贵州省全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通报》等文稿,均为省内的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着决策支撑。

此外,贵州水文部门除为省内重要工程提供专项水情服务外,还为长江三峡等大型水利工程提供水文情报服务,为大型火电厂和水电站及煤矿等各行各业建设项目提供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编制服务。

“水文的核心工作,已经从过去的测验、报汛、整编、计算这四个方面转变成现在的为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水资源配置、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六个方面提供技术支撑了,服务内容和服务内涵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高永春说。

70年来,贵州水文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满足多层次、高质量、个性化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水文服务,水文服务水平和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水文现代化水平实现了质的突破。

*凌冉阿建

编辑冉阿建

编审王斌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水文筚路蓝缕七十年崭新时代舒画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