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柳江瑰宝知多少
TUhjnbcbe - 2023/9/20 20:32:00

25亿年以来,柳江盆地留下的地质遗迹琳琅满目。

这里有巍然壮观、震撼人心的板厂峪石简峡古火山口,有横亘在盆地南部边缘高大雄伟的黑山窑断层壁,有号称“九龙壁”的吴庄垭口褶曲岩层,有惟妙惟肖的沙河寨象鼻山,有南北对称的揣庄度背斜,有堪称柳江名片的亮甲山灰岩和岩墙、岩床,有河流侵蚀作用留下的大傍水崖离堆山,有花团锦簇一般的欢喜岭百印台球状风化,有如同一面大鼓一样的南刁部落旋转构造……

这些地质遗迹被称为“柳江瑰宝”。

8月11日下午,姜耀俭教授带着几位来自天津大学的地质地理专业教师,在河北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各个地质遗迹保护区踏勘。他们踏勘是为了备课,好在秋季开学后带领自己的学生来柳江盆地实习。

每到一处地质遗迹保护区,姜教授一边讲解,一边在红色的野外记录簿上素描出遗迹形成的草图。几位随行教师仔细聆听,不停地在自己的记录簿上速记,偶尔还会提问。

今年69岁的姜耀俭教授是东北石油大学原旅游管理系主任,有着40多年教学经历和实地踏勘经验,曾参与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地学博物馆设计、建设与布展。作为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他一直在为柳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旅游不遗余力地作着贡献。

记者也跟随姜教授一行,走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领略地质遗迹的风采与魅力。

离堆山

来到傍水崖景区,站在河岸上,俯瞰清冽的河水穿行在山峦间。浅滩中,一老一少正在纳凉,阳光西斜,映在水面上,发出耀眼的光。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离堆山,它在大傍水崖和小傍水崖之间。”为什么叫离堆山呢?姜教授指着河水中的小山说,原来眼前的大石河水是从大山北侧穿过村庄,并沿着庄稼地流过来。结果到了中下游,河道发生了弯曲,形成了左右弯曲的蛇曲形遗迹。弯度越来越大,把山体冲开,原来的河道弃之不用,形成了牛轭湖(牛轭,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状如“人”字形,牛轭湖因形似牛轭而得名)。

“河水中的小山原本和北侧的大山是连在一起的,都是火山岩,经河水的冲击后脱离了大山,就成了现在的水中孤山,所以叫离堆山。”姜教授为大家解释说。

象鼻山

在市民所熟知的沙河寨象鼻山前,姜教授为大家科普了象鼻山的成因:“象鼻山属于岩溶地貌,简单地说,就是经过水的不断冲击和溶蚀,水面下冲开一个大洞。表面上看是大象,实际上它是溶蚀成类似大象的形态而已。”

岩溶地貌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可溶性的岩石,石灰岩就是一种,它的成分是碳酸钙,是可溶于水的。岩溶地貌分地上和地下。地上可能是一个大的岩溶平原或岩溶高原,在雨水的作用下形成水溶沟,进一步发展就逐渐分开了,形成了山峰,专业称之为峰丛;如果峰峰不相连了,成了独立的山峰称之为峰林;如果再进一步溶蚀,平原上就剩一两个或数个山峰,叫孤峰,桂林的七星岩和象鼻山都属于这类。

至于地下,也是在山体内水的作用下溶蚀沉积后形成钟乳石、石幔、石笋、石柱等,在溶洞里面常见。

九龙壁

去过北京故宫的人都知道,里面的九龙壁是必看之处。而在柳江国家地质公园也有个叫九龙壁的地方。

随着姜教授一行驱车行至吴庄垭口,巨大的“吴庄背斜保护区”石碑矗立在路的东侧。

这是一条从吴庄通往花厂峪的简易公路,还是早年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时挖开的垭口。令施工人员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座小山里,他们竟然挖出了一处绝佳的地质景观——背斜。

垭口的两侧,实际上是一座小山的横断面,岩层褶皱如笔走龙蛇,在坚硬黝黑的岩壁上旋转飞舞,行迹清晰。姜教授说,曾有一位带领学生野外地质实习的老师,凝神瞩目,脱口喊出了:“九龙壁!”从此,吴庄垭口就拥有了人们耳熟能详、形象逼真、响亮大气的名字。

姜教授给大家科普说:“九龙壁看上去岩层破碎,形状混乱,有许多褶皱,还伴随着小断层。有一个地质学的术语,可以用来描述这里的岩石形态,那就是褶皱。”

什么叫做褶皱?褶皱是怎样形成的?

岩层在地质构造作用下改变了岩层的原始形状,不仅使岩层发生倾斜,而且形成各样的弯曲。单个的弯曲叫做褶曲,一系列的褶曲连续排布,就叫褶皱。

褶曲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类型只有两种:背斜和向斜。

形成褶皱构造的成因主要包括水平挤压作用、水平扭动作用、垂直的抬升和凹陷作用。岩石受到强大的作用力之后,岩石的形状会产生变形。这种变形分为两种: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当外力消失后,变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称为弹性变形。当外力消失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褶皱就是一种塑性变形,眼前的九龙壁即是如此。

亮甲山

高大的亮甲山映衬在蓝天下,姜教授兴奋地说:“亮甲山区域是柳江盆地保护区极为重要的一个保护区块,是秦皇岛地质地貌科研实习考察的重要路线之一。”

亮甲山是华北地区古生物界奥陶系下统(形成于距今5至4.86亿年)的亮甲山组地层命名地。年,我国地质学家叶良辅、刘季辰在此首创“亮甲山灰岩”这一名称;年,地质学家马底幼在《直隶临榆县附近地质》一文中采用了“亮甲山灰岩”的说法;同年,美国地质学家葛丽普在《中国古生物志》中列出了“亮甲山灰岩”。年,全国第一次地层会议确定了“亮甲山组”。“亮甲山组”整合于“冶里组”之上、“马家沟组”之下,以中厚层豹皮状灰岩为主,上部由少量白云质灰岩及含燧石结核,燧石条带灰岩构成;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和钙质页岩,是本区烧制石灰、水泥的重要原料。

亮甲山不仅拥有丰富的地质现象,还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因登此山能瞭望位于东南方向的角山,古时被称为瞭角山,后传为亮甲山。乾隆元年这里曾建有陶然亭,“山亭远眺”被列为当时石门八景之首。

秦皇岛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山区,美丽的自然风光由柳江盆地地质遗迹景观区和长寿山、角山、燕塞湖、祖山山水风光景观区五个部分组成。

整整一个下午,记者对柳江盆地地质遗迹也只是窥豹一斑。姜耀俭教授说,作为地球上各种地貌形态的集大成者,秦皇岛既有常见的山地、河流、盆地、湖泊、平原景观,更有罕见的古火山、古冰川留下的遗迹,以及飞流直下的瀑布、惟妙惟肖的象鼻山、蕴藏珍贵化石的地下溶洞、依然处在运动状态的现代沙漠地貌和千姿百态的海滨地貌。

“虽然这些单独的地貌形态到处都有,但如此汇聚在同一个地方,恐怕只有秦皇岛了。”姜耀俭教授表示,这是地球演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我们共享的家园和财富,在呵护这些地质遗迹和地质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通过研学、旅游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瑰宝”。

记者:马卫庆刘双喜

编辑:李志财

责编:刘福庆

监审:王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柳江瑰宝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