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柳州是离不开山的,山居是由一幅幅唯美画面构成的。你上班时看到的那个山头,你下班时匆匆一瞥,已融入了你的日常。我们的小确幸:在这个得天独厚的城市里,有那么多可爱的山头围绕着我们。我们依山,不仅是居更是依恋。
桂中盆地表里山河
先得细细梳理一下我们的山。俯瞰广西全境,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桂中盆地山峦美似油画。东北至西南走向的驾桥岭和大瑶山,西北至东南走向的都阳山和大明山,东西两翼两列山脉在镇龙山会合,在八桂大地扣成一个完整的弧形,环形山脉内缘构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柳州城好比明珠嵌在盆地最显眼的位置之上。
由南岭分出的八十里大南山山脉,从湖南南部穿过桂林地区,经资源至永福一段称天平山山脉,其余脉一路向西南延伸直至鹿寨北,至柳州市区时此刻山的音符变了,山脉变成了丘陵,灵秀替代了雄伟——地开始平了。
沿柳州市区,山峦也自成一个向南而开的环形。天门山自东北而来,山势缓缓“集合”成三门江森林公园连绵的诸峰,她是柳州的“绿肺”。向西一支为东西走向的梳妆岭,从洛埠经长塘至马厂,恰是柳州的北环山。这支绵延的山麓至新圩后过柳江转成南北走向,是文笔山诸峰,一路延伸抵拉堡,恰是柳州的西环山。而向东一支以古亭山为起点南北走向一路起伏,穿阳和至立冲,以旗山为终点,恰是柳州的东环山。
曲水有情的柳江自西北来,在这个环形平地里足足转了六个弯,逐水而居的先民选此建城。试想在没有高楼的时代,柳州城的极目远眺周遭是山,如今你只有雨后初晴登上顶楼,才能体会老市长柳宗元“岭树重遮千里目”的真谛。
依山街道用山之名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柳州“城在山水间,山水在城中”的如画景致与城市风貌。柳州的山景是有层次的,如上文所述外环一层山,市区里星罗棋布,所谓远山如黛、山峦叠翠是常态。柳州的道路在山中轻快地穿梭,一山一路,人们对山的亲近写在了路名上。
听街名即山名,很快知道街道所在方位,好记好认。细数来,柳州以山为名的路竟有20多条,如城中区的东台路、映山街,柳南区的文笔路、鹅山路、飞鹅路。打开地图看街名,一下就能联想到此路附近立着的青山。
一句“北雀轩昂驾鹤高”带出三条街名,一为雀儿山,以此有雀儿山路和北雀路;二为驾鹤山,以此有驾鹤路。有意思的是,传说如今的映山街原有一水塘,可映照出马鞍山倒影,能把山映出来的街当然叫映山街。柳南区与鱼峰区多有市区山峰阻隔,世纪初新修的道路需隧道才可联通,道路在两山之间叫谁都不合适,所以把银山和桐油山之间的东西向主干道称银桐路。
鱼峰区更是以山之名得区名,立鱼峰下便是修建于年的鱼峰路,柳州街道名借山命名的情况,以鱼峰区为最多。抗战胜利初,为拓河南片区修东西向大道,从鱼峰路东眺,箭盘山形似屏风竖在东面,始有屏山大道之名,而山下的路取名箭盘路则顺理成章。该城区里的蝴蝶山路、天山路、羊角山路、九头山路、龙泉路等,皆因近山得名。
城的地标情之所系
柳州人对山的情感是深厚的,柳州古八景除“罗池夜月”外都和山有关。城里的山既是地标,也是乡愁的符号。
传说民国年间外埠的柳州会馆,掌柜如何辨别柳州老乡有经典一问:马鞍山上的灯笼是什么颜色?答案是黑色,当年挂黑灯笼是预示日本飞机就要来了。在市区面积还局限在柳江两岸的年代,马鞍山自然是地标,那时的人不容易迷路,看看马鞍山就能给自己定位。马鞍山也是柳州最早的网红打卡地,度全景俯瞰城市腰线,这一无法取代的视角,很早就让这出众的城市全景为人知晓。
马鞍山承载着一代代柳州人的情感,是可以互通的。就像桐油山之于柳州一中、鹅山之于离别、鱼峰山之于刘三姐……不同的山各有故事各有情感。清代柳籍名士王拯早年在龙壁山苦读,官至通*使,他对家乡龙壁回澜格外眷恋,更是自号龙壁山人,还有《龙壁山诗文集》传世,在京为官思乡,想起龙壁山下的柳江,不禁感叹:纵尔荷衣未损,几时天际归舟。
有时,或许一张柳州山景图就能让游子一解乡愁。在柳州,习惯于开窗见山、开门见山、远眺有山。山从内心给柳州人的是一种慰藉,当一幅山景反复出现在你的记忆中时,你已经离不开它了。
一边喧嚣一边清净
要问什么运动在柳州是最有传承的,当然是——爬山,这种方式是难得的清净。一入清凉境,爬到山顶喊一声,好像整个城市都有回音,大汗淋漓后极目远眺的快感,存在很多柳州人的美好记忆里。在绿油油的树影间,又可见山下市区灯火点点,这种惬意非亲身不能体验。与山为邻很容易找到一处闹中取静的场所,比如山洞。柳州市区很多山洞被开发出来供市民休憩,在炎炎夏日,山洞的天然“空调”的舒适性无可比拟。
也有人说,柳州公园的地址是“天定”的,有山就有公园:鱼马公园、雀儿山公园、蟠龙山公园、箭盘山公园、鹅山公园、小桃源公园……柳州将它们定位为开放式的公共绿地,这些绿地在城市一隅延伸。绿色的山峦在市区分点铺开,自成一体,好比一个个小绿肺,辐射周边社区。顺口一句“东有东台西有鹅,南有马鞍北有雀”,都是绿色公园,茶余饭后好去处。
围绕着山展开的人居,穿透这个城市的日常。你住哪里?你说“某某山脚下”比路名来得熟悉。而在新时代,城市诸峰留给开发商无尽挥洒的空间,山居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依山的楼盘沿山造景、靠山而建,体现绿色人居的要义。在空气湿度、负氧离子含量、容积率和绿化率上做足文章,更把山描述成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有离尘不离城的惬意。无论是依山、靠山、望山,还是近山,都成为了良好人居环境的加分项。
在这个城市,或许每个人都有与山的故事,老故事慢慢淡出,而新故事正在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