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守护珠江流域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复制链接]

1#

珠江是我国水流量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流域涉及滇、黔、桂、粤、湘、赣六省区,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约1.24亿。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大会上的殷殷话语。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贵州日报特联合南方日报、云南日报,共同梳理珠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创新机制与先进经验。

贵州:扛起“上游责任”,一江清水送下游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

“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

行走贵州大地,处处绿水青山,生机盎然。

贵州河流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八大水系。其中,珠江流域包括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水系,流域面积约6.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4%。

贵州省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然而,不少地方山高坡陡,岩溶发达,河谷深切,土层较薄,保护生态尤显重要。

为守护生态,贵州坚决扛起“上游责任”。一方面,苦练“内功”——

保护绿水青山,防止水土流失。贵州大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大力推进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5年来,贵州治理石漠化面积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33万平方公里,完成退耕还林万亩。目前,贵州森林覆盖率达61.51%,世界自然遗产总数居全国第一。

都柳江在榕江县境内全长77.3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近年来,通过积极争取,榕江成为全国18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县之一。在榕江,有70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点,主要位于珠江流域的上游水源地,覆盖全县19个乡镇个行*村,重点实施了油茶、白茶、*金芽、金钩藤、青钱柳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实施面积共计4.54万亩。榕江通过对石漠化区域、荒山和沙地进行开发、发展高效特色经济林等,涵养了水源,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珠江上游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黔西南、六盘水、安顺联合推动北盘江流域治理。按照“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的治河思路,紧盯河湖长制六大任务,黔西南探索六大机制,与六盘水市、安顺市共同建立北盘江跨区域河流综合整治机制,推动北盘江流域工作取得新成效。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机制、联合执法检查机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建立联合监测跨(界)断面水质机制、推行区域内互派副河长机制,联合推动北盘江流域治理。

通过对北盘江领域的协同联合整治,整个区域内的河湖面貌持续向好,既保住了绿水青山,又实现了金山银山,整个北盘江领域大部分监测断面水质从Ⅲ类向Ⅱ类及以上转变,出境断面水质均为“优良”,达标率为%。

守护生态,贵州步履铿锵。实施河长制、林长制,设立贵州生态日,清理整治网箱养殖、建立全方位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年,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96.4%,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一江清水送下游。

另一方面,贵州加强与珠江流域省份开始合作,共同开展生态环保。

*泥河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流经曲靖、贵州省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在贵州省的流域面积有0多平方公里,流域总人口25万多人,是珠江上游的重要支流。作为界河,过去因两省三地权限不明晰,管理混乱,*泥河呈现出水质不佳、水体混浊等环境污染现象,群众意见很大。

河(湖)长制全面推行以后,黔西南州、六盘水市、曲靖市共同探索,建立了*泥河环境保护协同监督工作机制,明晰界河管理责任,三方互派河长,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治理的新态势。

三地轮流召开联席会议,制定工作机制,坚持源头治理和流域共治,全面推进村寨污水、生活垃圾治理,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循环利用,畜禽养殖规模场%建设干粪堆积池、化粪池或沼气池、无害化处理池,还实施水肥一体化、粮油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等系列环保组合措施,及时互通各类生态保护、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情况,从根本上保证了河湖常清。

贵州兴义市南盘江镇航拍的万峰湖风光。新华网周远钢摄

属于珠江源头南盘江水系的万峰湖,地处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交界。曾经,密密麻麻的养鱼网箱给万峰湖的水质带来巨大挑战。

年12月11日,最高检决定对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情况立案调查,成立由最高检及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四级检察机关骨干共同组成的专案组,制定了关于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协作机制,并共同编制了《万峰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有效解决万峰湖生态环境保护“上下游不同步,左右岸不同行”的问题。

数据显示,年8月至今,黔西南区域内万峰湖湖水氨氮含量保持在0.毫克/升左右,总磷含量保持在0.毫克/升左右,水质均达到Ⅲ类,持续稳定向好。群山深处的万峰湖上,只见青山葱绿,微波粼粼,湖色蔚蓝。

广东:水清岸绿风景美珠三角建成绿色生态水网

水更清,岸更绿,风景更美。自年以来,广东加强珠三角水网湿地资源保护,加快湿地生态系统重建和恢复,大力建设特色鲜明、覆盖城乡的湿地公园网络,强化水污染治理和水网疏浚贯通,至年已基本建成生态健康、绿水相依、通江达海、人水和谐的珠三角绿色生态水网,打造出香飘四季的岭南水乡风貌。

岭南水乡河清岸绿

近年来,佛山市将城乡绿化景观与水环境整治紧密结合,加快推进以滨河滨水绿化景观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湿地水系建设,形成了“水、城、绿”有机融合的新岭南水乡城市景观特色。作为珠三角工业大市,又是岭南水乡,佛山高位推动积极推进滨河景观带建设,正是珠三角地区绿色生态水网建设的真实写照。

广东省河湖众多、水系发达,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水网密布,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从年开始,广东大力构建湿地生态保护体系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绿色生态水网,按照构建珠三角城市群森林绿地体系要求,结合珠三角森林进城围城、生态景观林带、绿道、乡村绿化美化等重点生态工程,推进湿地生态建设,水陆并进、相互支撑,努力实现水网地区生态化、景观化。

在“保护为重、治水为先、修复为要、文化为*、惠民为上”的原则下,广东持续强化珠江水系林网建设、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数年来,珠三角各市加快建设水网绿色生态廊道,在西江、北江、东江主干流及绥江、西枝江、潭江、新兴江、增江河、流溪河等支流沿岸、河口地带营建防护绿带,修复拓展河涌两岸、环湖(库)滨水景观林带,推广种植乡土景观树种,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水景观,全面提升水生态服务功能。

湿地建设跨越式发展

珠三角地区的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和越冬地。在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珠三角地区不断加快划定湿地生态红线,建立湿地地理空间数据库,依法保护自然湿地资源,严格控制开发占用自然湿地,落实湿地用途管制和占补平衡制度,逐步推进湿地保护红线。

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珠三角各市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取得重大突破。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南方日报供图)

——建成开放以来,广州海珠湿地从饱受侵蚀、濒临“消失”的万亩果园到“具有全国引领示范意义的”国家湿地公园,再到“打造全国最好、全球标杆性城央湿地”,呈现出一幅湿地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探索出了一条都市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路。

——深圳通过开展绿色福利空间建设工程,已完*岗河湿地公园建设、石岩河湿地公园改造任务以及观澜河沿岸景观建设,同时华侨城湿地已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实施深圳湾滨海红树林修复工程、福田保护区2—4号鱼塘水鸟栖息管理项目,合理进行水道挖掘、小岛构建。

自年至今,珠三角九市共新建湿地公园95个,全省湿地公园总数达个。目前,27个试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中已有12个顺利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获得“国家湿地公园”称号。

水岸森林廊道形成滨水景观

在推进国家城市群建设的进程中,珠三角地区加快建设水岸森林廊道,在河岸、河口地带营建防护林带,修复拓展河涌两岸、环湖滨水景观林带,推广种植乡土景观树种,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水景观,目前初步实现了水网地区生态化、景观化。

江门市实施水岸绿化工程,完善提升蓬江区西江河、小海河,江海区麻园河、江门水道,新会区潭江,台山市新昌水,开平市谭江,鹤山市西江河,恩平市锦江河等9条水岸绿化,已实施完善提升水系绿化长度30.44公里,绿化面积64.75公顷,极大地提高了水岸森林生态功能。

珠海大力加强岛屿的绿化建设,开展了以淇澳岛、横琴岛、桂山岛、外伶仃岛等4个常驻居民海岛的绿化工作,改造新增绿化面积20公顷。此外,开展43个无人居住海岛的植被恢复建设,目前实施开展4个岛的绿化建设,改造新增绿化面积.79公顷。

云南:守护珠江源构建生态屏障

“珠流南国,得天独厚;沃水千里,源出马雄。”

曲靖市地处云南省东部,是珠江的源头和爨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入滇锁钥”、珠江源头第一市之称。

*的十八大以来,曲靖以维护珠江源生态安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进程,发展绿色经济,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高位推进生态屏障建设

曲靖市委、市*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森林曲靖的决定》《关于开展三年城乡绿化攻坚行动的意见》和《曲靖市-城乡绿化攻坚实施方案》等文件,以创森为抓手,举全市之力保护好“绿色曲靖”这个生态屏障。

同时,曲靖市围绕总体规划,秉承全域创森新理念,立足“一核、四区、九心、百片、千廊、万家”建设布局,大力开展公园建设、游园建设、送苗活动、高铁沿线绿化、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发展林业产业,丰富生态文化,完善保障支撑。

还出台了《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创森工作的目标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建立创森工作台账。同时,将创森工作纳入《曲靖市年度县(市、区)综合考评》及《曲靖市年度市直单位综合考评》。

曲靖市现有林地面积.7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5.67%,全市森林覆盖率年底达到50%,森林蓄积量将达万立方米,林业草原总产值达亿元,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84.5%。曲靖境内有国家级、省、市、县级自然保护区22个,面积30.33万公顷。

绿色经济助推生态扶贫

曲靖市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以种植核桃、猕猴桃、花椒、油茶、魔芋、紫丹参等作为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坚持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和“提质增效、立体种养、错位发展”的路子,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让贫困人口在绿化家园的过程中增收致富。

会泽县者海片区是国家重金属重点防控区,也是会泽县重点贫困乡镇。曲靖市生态环境局作为者海镇的扶贫包保单位,近年来不断实施生态工程,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同时创新生态经济发展方式,将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曲靖市生态环境局争取到中央及市级财*资金万元,重点推进蚂色卡—新华—阿依卡片区土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协调项目投资万元,修复耕地约.17万平方米,发放污染补偿款万元/年,惠及村民户人。

构建生态环境建设大格局

截至年,曲靖市共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9个,总面积达36.6万公顷,逐步建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为了做好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管理工作,曲靖市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制止偷捕盗猎野生候鸟的违法行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曲靖沾益海峰湿地的梦幻色彩(云南日报供图)

曲靖市以创森进学校、进课堂为宣传重点,将生态环境保护科普教育片发放到全市所有大、中、小学校,在中心城区重要路口或醒目位置安装大型户外广告牌,使人民群众植绿、护绿、爱绿的生态文明意识得到加强。

曲靖社会各界踊跃捐资建绿,广泛开展树木认养活动,全市棵古树名木建档立卡,挂牌标识,均得到了良好保护。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各类自然保护地,申报并成功创建富源补掌村等5个全国“生态文化村”,建成陆良花木山林场等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9个。

如今的珠源大地,已经成为了“碧水蓝天,树木葱郁,鸟雀啼鸣,鲜花满园”的宜居、宜业、宜游绿色城市。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远柏

南方日报记者

云南日报记者

编辑申云帆

编审袁燕谢巍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